生命对于任何人都仅有一次,当面对生命与家庭作出抉择,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时,生需要的是一世的胆识,死需要的是一时的勇气。
去年陪妻子回商丘老家,听岳母讲述,妻子的舅舅得了肺癌,在郑大医附院住了几个月,已花掉十几万的医药费用。肺叶切除了一大半,每天靠肺接管外设备来维持生命。十几万的费用,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不小的支出,家里人想放弃又不愿明说病情,只能劝他说:大家回家吧!羸弱的他用浮肿的手摇摇,不愿回去。
我疑惑问妻子:舅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知道大概,不愿回来,是对死亡的恐惧,还是有什么牵挂?从妻子口中得知——他二表弟因小时候生病落下哑巴的毛病,舅妈身体不好。这下我明白了:舅舅固执忍痛坚持不回来,不是因为对生死的恐惧,而是不治好病回来是一种拖累——自己走了家里没了顶梁柱,就苦了妻儿。以前身高马大的舅舅,现在被病魔折磨成佝偻的老头,只要有一丝尚存的希翼就不放弃,咬牙坚持地求生需要胆识——坚持活着就是种勇气。
天不遂人愿,后来妻子的舅舅还是走了,据说家里人没有瞒住病情,他终究知道自己肺癌晚期是绝症,继续治疗只是生命有限的延续,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,他主动选择了放弃医疗;面对生死两难的选择,他这次却选择了死亡。
列夫·托尔斯泰说过,真正的爱就是生命本身。对于他来说,却是因为对家人的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。能够直面人生的苦痛活下去的是勇士,在面对生与死而选择独赴死亡又何尝不是英雄?
也许死亡并不可怕,我相信,在他坦然面对死亡的时候,心里除了恐惧,更多的是对于家人无穷无尽的爱。